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治疗方法 > 臭名昭著的幽门螺杆菌,是怎么被科学家l

臭名昭著的幽门螺杆菌,是怎么被科学家l



壹心选

享健康

说到幽门螺杆菌(Hp),想必很多人都有所听说。它是一种定植在胃黏膜上的特殊细菌,与慢性胃炎、胃十二指肠溃疡、胃癌等多种胃肠道疾病相关,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定为I级致癌病菌。那你知道吗?当初为了“逮捕”这个胃肠道疾病的“罪魁祸首”,科学家们可花了不少功夫。

存在了几千年的“黑户”

古微生物学家观察发现,在年前最古老的木乃伊和阿尔卑斯山冰人的胃肠道内,Hp就已经存在,可以说是伴随人类迁徙的“老邻居”。但在显微镜诞生之前,人们并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。

19世纪后期,陆续有科学家通过显微镜“看见”Hp。德国的解剖学家、意大利的GiulioBizzozero和波兰的WaleryJaworski等人,均曾观察到过这种螺旋样细菌的存在。但由于无法在体外成功培养,当时的学界又普遍认为在胃肠道的强酸性环境中不存在细菌,Hp虽多次进入科学家们的视线,却一直是个“黑户”。

费尽周折的“追捕”行动

时间来到80年代初,澳大利亚的病理科医师Warren注意到,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经常观察到细菌的存在。为了深入研究,他找来了临床医师Marshall。

Marshall立即召集了一波“名侦探”,开始搜寻这种细菌的踪迹。由电镜室的Armstrong医师在年拍摄了细菌的高清照片,内镜室的Waters医师提供了胃黏膜活检标本,Goodwin医师则负责微生物室的细菌培养。但在48小时的培养时间条件下,前34个标本的培养均宣告失败。

成功来自于一次复活节的偶然。在培养第35个标本时,恰逢复活节休假,标本在培养箱内留了5天,结果众人休假回来后惊喜地发现:培养皿上长出了细菌!

但这并不足以证明这种细菌是一种病原菌。为了给它“定罪”,Marshall医师亲自上阵,吞服了这种细菌。他从第4天开始感到上腹不适、早饱、恶心和口臭,并在第9天的胃镜检查中发现胃黏膜有细菌定植,且存在胃炎。最终证实了这种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的“元凶”。

这一研究成果在年发表在《柳叶刀》杂志,引起轰动。年,研究人员将这种细菌命名为幽门螺杆菌(Hp),并沿用至今。年,Warren和Marshall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。

不可放任的胃肠道疾病“元凶”

此后,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,Hp会反复破坏胃黏膜,引发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,且大幅增加治疗难度;感染Hp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~6倍。我国总体Hp感染率高达40%~60%。因此,呼吁大家积极通过呼气试验、胃镜、血液和粪便检查等方法筛查Hp。一旦发现感染,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

虽然Hp的感染率高、危害大,但根除并不困难。接受过Hp根除治疗的朋友们可能已经发现,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四联疗法,即质子泵抑制剂(如奥美拉唑)+铋剂(如枸橼酸铋钾)+两种抗生素(如阿莫西林、甲硝唑等)。坚持这种治疗方式两周左右,就能达到90%的Hp根除率。

最近的研究还发现,益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,如罗伊氏乳杆菌、双歧杆菌、嗜酸乳杆菌、干酪乳杆菌等均具有抗Hp作用。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益生菌,可以提高疗效,还能明显减轻抗生素引起的腹胀、腹泻、恶心、厌食等不良反应。

幽门螺杆菌危害大,快快重视起来将它“缉拿归案”吧!雅培康肠健幽门净益生菌特别添加罗伊氏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,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、缓解四联疗法抗生素副作用、减轻胃黏膜负担、缓解胃痛胃胀气与反酸烧心,不含抗生素,预防、巩固均可使用。家庭常备常安心哦~

还有三盒套装,价格更优惠,保卫全家肠胃健康。

参考资料

1.张彬.幽门螺杆菌阳性怎么办[N].大众健康报,-01-06().

2.张澍田,程芮.换个角度看幽门螺杆菌[J].中华内科杂志,,56(5):-.

3.吕农华,谢川.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[J].中华消化杂志,,41(4):-.

4.刘文忠,萧树东.纪念幽门螺杆菌培养成功30周年——通向诺贝尔医学奖之路[J].胃肠病学,,17(8):-.

5.刘成发.幽门螺杆菌科普[J].健康必读,,(8):.

6.罗芳.关于幽门螺杆菌,这些知识你了解吗[N].大众健康报,-03-18().

7.陈淑萍,王磊,余建奎.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[J].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,,05(2):98-.

8.郑志强,吴雪琴,连雪娥,庄碰霞.幽门螺杆菌的非抗生素饮食疗法[N].中国食品报,-01-22().

扫码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zkgz.com/zlff/14605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