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治疗方法 > 治疗早期胃病最有效中成药

治疗早期胃病最有效中成药



赵岩,主治医师,医学硕士,医院工作,十余年野生中医,每日坚持诊病读书,不拘一格追求实效,半日临证半日读,半是文章半自语。

现代人脾胃疾病越来越多,虽然食不果腹的时代早已过去,但是脾胃疾病的发病率反而居高不下,并且疾病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。许多人都以为脾胃疾病完全是吃出来的,这种观点其实不完全正确,有点片面。如果仔细分析接诊的病人就会发现,情绪因素在脾胃疾病的初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。

过度的焦虑、抑郁、忧愁、恐惧,都可以成为脾胃疾病的首发原因,或浅表胃炎,或萎缩性胃炎,或胃肠溃疡糜烂,或胃肠肿瘤等。而最为常见的就是焦虑抑郁引起的脾胃疾病。从中医理论来分析,大体相当于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,由于肝气郁结导致脾胃疾病,因为肝脏在五行属木,脾胃在五行属土,木克土,所以一旦情绪不稳定,肝气不舒,很容易导致脾胃疾病。有一些脾胃疾病经常与抑郁焦虑同时出现,相互加重,形成恶性循环,这样的患者很多。

所以许多医家治疗脾胃疾病,非常注重调理肝脏,比如名老中医董建华先生,注意不是香港前特首董建华,而是一位名老中医。董老治疗早期脾胃疾病非常注重疏肝理气,但是董老为了顾护脾胃之气,很少用那些太过温燥走窜又耗伤正气的猛药,往往选择一些微苦微辛又芳香的药物,这正是董老的高明之处。

《高山流水》,最能舒畅肝胃之气

董老治疗早期脾胃疾病或者功能性脾胃疾病,如胃痛、胃胀、反酸、恶心、嗳气、胁肋胀痛、痞闷等症,多从理气调肝入手。常用的验方就是在古方香苏散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药物,由香附、紫苏梗、陈皮、大腹皮、枳壳、香橼、佛手等组成,董老命名为胃苏饮。香苏散是宋代一张古方,主要用来治疗伴有湿邪气滞的风寒感冒,董老通过合理化裁加减,用于治疗脾胃疾病,可谓善用古方之人。

根据董老经验,我在治疗早期脾胃疾病也常用到胃苏饮加减,药性平和无毒,效果一般比较理想。但要随症状变化而调整方子,然后长期服用,切忌机械套用与浅尝辄止。我使用此方指证如下:

疾病阶段:胃病初期,或功能性胃病。

电子胃镜显示:浅表胃炎或食管反流。

症状:胃痛、胃胀、反酸、恶心、嗳气、胁肋胀痛、痞闷等。

体征:肠鸣音正常,按压中脘附近,有轻微抵触感。

体质:体型一般,不太瘦,皮肤不干燥。

性格心理:多疑、仔细、喜欢较真,多愁善感。

舌象:舌质不红或淡红,舌苔不干燥,薄腻多见。

脉象:多弦细、细涩等。

如果服用中药汤剂一段时间,病情稳定,我会让患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中成药,就是胃苏颗粒。胃苏颗粒就是在董老胃苏饮的基础上,用槟榔代替了大腹皮,理气通腑作用更强,又加入了可以消食导滞的鸡内金。

我很佩服过去那些名老中医,这种“名”,不光是有名气之“名”,更重要是他们具有名望之“名”,提携后学,不保守。公布出来自己的经验给同行,并且还告诉给药厂,开发出中成药,让患者服用更方便,也方便西医给患者开具。相反,有的中医稍有名气与点滴心得,则秘而不宣,害怕同行知道这层窗户纸,甚至大言不惭说成自己独门绝技或祖传秘方,借此吸引患者,这样永远成不了具有名望的真正“名医”。

更多干货文章,长按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zkgz.com/zlff/1450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