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疾病常识 > 王心远老师讲解医学三字经呕哕吐第十

王心远老师讲解医学三字经呕哕吐第十



第十六讲呕哕吐

呕吐哕皆属胃二陈加时医贵

玉函经难仿佛小柴胡少阳谓

吴茱萸平酸味食已吐胃热沸

黄草汤下其气食不入火堪畏

黄连汤为经纬若呃逆代赭汇

今天咱们继续学习《医学三字经·呕哕吐(呃逆附)第十六》,这里实际上讲了呕、哕、吐、呃逆四种现象。这四种现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,并不少见,但是从中医角度你能不能弄明白?

一、认识呕吐哕(yuě)

“呕吐哕,皆属胃”:呕吐哕这三种现象都与胃有关系,都是足阳明胃经气逆所致,所以这三种情况写在一块是有道理的,因为病机比较类似。

呕、吐,我们经常连起来讲,其实“呕”跟“吐”并不一样。

① 呕字从沤,沤者水也,就是嘴里面吐出水,但是不吐出食物。

② 吐者,食也,口字旁加一个土,因为食物都来自大地,来自土,庄稼离不开土。呕吐连在一起说就是又吐水,又吐食物。当然“呕吐”有不同的解释,《医学三字经》是这样解释的。

③ 什么叫“哕(yuě)”呢?哕就是口中发出不好闻的秽浊之味,又叫干呕。干呕的人嘴里都会发出一种不太好闻的味儿,一般口里有秽浊之味的人就容易干呕。干呕没有东西出来,只是反气。哕,这个病是什么病呢?实际上老年人特别多,很多人老了以后吃完饭明显老是往上反,他也不是打嗝,也不是呕吐,他不是打嗝那种发出声响很大,一声一声速度挺快的。他是一会儿反一口气,一会儿又反一口气,也可以叫嗳气,这就叫哕,也是胃气上逆,也是有虚实寒热的。

④ 呃逆,俗称打嗝,气冲有声,声短而频,发出嗝儿嗝儿的声音,一声一声的,这叫打嗝。

这四种病象,病根都在胃。

当然关于呕吐有不同的说法。也有的说吐是有物无声,哕是有声无物,呕是声物俱出。也就是说,吐是光吐,不会发出很大声音,哕是发出很大声音,但是没有吐出什么东西来,是不太一样的。我们既要区分它们,又要知道它们的病机是比较一致的,都要从胃来论治。

二、时方治疗

先讲一下时方、时医是如何治疗这几种病的?很多人都有呕吐哕这几种现象,实际上这是一种病态,有轻有重,但都属于病态。

(一)二陈汤治疗呕、吐、哕、呃逆

“二陈加,时医贵”:时医流行用二陈汤加减,倍用生姜,因为生姜为止呕之圣药,这病属于胃气上逆,而生姜能够降逆,所以要多用生姜。

二陈汤里有没有生姜这味药呢?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没有,因为二陈汤方子为:陈皮、半夏,茯苓、甘草。其实二陈汤里面还有一味药生姜。我开二陈汤一般是:陈皮一钱,半夏二钱,茯苓三钱,炙甘草八分2.4g,再加三片生姜。我们一般给人开二陈汤都是让患者自己加生姜(鲜的)。一般时医就是这样治,也有加上藿香砂仁的。

(二)二陈汤加减

当然二陈汤是可以加减的,因为病人呕、吐、哕、呃逆的虚实寒热不一样。如果从胃论治,用二陈汤还说的过去,但是如果更贴近病情的话,还得根据寒热虚实来加减,所以下面来讲一下二陈汤加减。

1.热症的加减

如果这个病是热症,加黄连、鲜竹茹、石斛这些清热的药。

2.寒症的加减

如果这个病是寒症,加丁香、砂仁。

(1)怎么分寒热?

有人可能问:怎么分寒热呢?其实很好分,一般来说上火就是有热,没有火就是有寒。对于中国人来说,生活中经常这样讲:如果有胃火,就会老上火,而且口干舌燥,口舌生疮。如果是胃寒,不但不上火,喝点凉都水拉肚子。上火的人可能是吃辣椒拉肚子,有寒的人喝点凉水,喝点绿茶,吃点西瓜就拉肚子,所以寒热一般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很好理解的。

3.实症的加减

如果是实症,这种人一般肚子胀,一般有食积,加一些消食的药,比如:山楂、麦芽、神曲、厚朴。

4.虚症的加减

如果是胃虚引起的,二陈汤加藿香砂仁之外,还可以加人参、白术这些补牌胃的药。甚至如果是虚寒,还可以加干姜、附子、吴茱萸来温补命门都可以,随症加减。

5.表症的加减

如果是表症,是由于受了表邪而出现头疼发烧、呃逆、呕吐的现象,这个时候二陈汤加一些解表药。生姜也可以解表的,是辛温解表的药。

6.里症的加减

如果里症比较明显,邪气不在表,心下痞,二陈汤加黄连、黄芩、干姜、人参大枣之类的,就是半夏泻心汤这一类的思路。

(三)治疗呕吐哕需要注意的

大家治疗呕吐哕这些往上反的病,要注意什么问题呢?就是中药里面不要用有油的东西,因为呕吐怕油腻,有油的东西容易让胃想吐、恶心,中药里也不要有油,比如瓜蒌、桃仁、莱菔子、山栀子这些药物都含有油,而且呕逆这些人不要给他吃苍术,苍术也是一个忌讳。

这些方法都是我们时医的治法,时医的治法优点是容易掌握。

三、呕吐的经方治疗(一)《金匮玉函要略方》

“玉函经,难仿佛”:玉函经指的就是《金匮要略》,《金匮要略》全名《金匮玉函要略方》,就是说《金匮要略》里面的方子非常宝贵,是能够治病救人的。以至于要把这本书存放在一个贵重金属做的柜子裡头,所以就叫做金匮,还要放在一个玉做的盒子里头把它珍藏起来,所以叫金匮玉函。要略方当中的“要”指的就是这本书里面讲的都是临床上最要紧、最重要的。“略”就是战略,它讲的都是战略问题。所以《金匮玉函要略方》简称《金匮要略》。这个匮字是匮乏的匮,是通“柜”,不写成“柜”,写成匮也是可以的,通假字,这个字在这儿念“柜”音,就是柜子的意思,就是贵重金属,说明很重视这本书。《金匮玉函要略方》简称《金匮要略》,它是用于治疗临床上的疑难杂症,一般的病,它就不讲了。

(二)小柴胡汤和吴茱萸汤治疗呕吐

“小柴胡,少阳谓”:《金匮要略》讲呕吐哕的时候,如果属于寒热往来而呕,属于少阳病,用小柴胡汤。

“吴茱萸,平酸味”:吴茱萸汤也是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里经常用的一个方子。这个方子力量很大,它能治疗阳明病当中的食穀欲呕。又可以治疗少阴症当中的吐痢(上吐下泻),手足逆冷、烦燥欲死(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烦躁,跟要死了似的),还能治疗干呕吐涎沫。

厥阴经跟肝有关系,所以呕吐出来的东西有酸味。吐酸水的呕逆属于木克土。吴茱萸汤当中的吴茱萸直入厥阴,降气消阴翳,人参扶正气,大枣和胃气,这样土木就无侮,呕吐就平息了。实际上我们看到很多呕吐都是脾胃的问题,但是脾胃会受到肝的影响,因为木克土,所以在调脾胃的时候,我们不能不考虑肝的问题,吴茱萸汤这方子看著简单,其实劲儿非常大。

1.我用吴茱萸汤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呕吐

医院病房会诊,有一个病号是尿毒症,呕吐的病人,这个病人是巅顶痛,干呕很厉害,吐涎沫,西医讲是代谢性酸中毒。后来我给他用吴茱萸汤,因为吴茱萸汤当中有人参,医院不允许用人参,因为报销不了,所以就用党参代替。我就给病人开了吴茱萸、党参、生薑、大枣四味药。西医大夫们对我施以诧异的眼光,不知道这人怎么回事,来会诊怎么一共才开了四味药?后来他们把我送走以后,我估计这个方子他们可能也没有给病人吃,最后还是让病人输液去了,实际上这个方子用起来效果非常好。

(三)食已即吐用大黄甘草汤

“食已吐,胃热沸”:“食已即吐,吃了就吐”这种情况,在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这些经典里认为是胃热沸腾,就是胃里有热,食物进去以后,食物它也有热量,这样就两热相冲,就停不下来,就会食入即吐。

“黄草汤,下其气”:北京有一位老太太70多岁了,在河南旅游时,食已即吐,无论吃什么,吃进去就吐出来,喝水也吐出来,一天之内,人就脱了相,后来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
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zkgz.com/jbcs/93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