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病情诊断 > 中药常见配伍大全,一定要收藏好了
中药常见配伍大全,一定要收藏好了
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12312140.html
一、杜仲+续断——腰膝酸痛
杜仲和续断都是常用的中药材,具有补肝肾、强筋骨的作用。对于腰膝酸痛的患者来说,这两味药的配伍堪称经典。
杜仲性温,味甘,归肝、肾经,能补肝肾、强筋骨、安胎。
续断味苦、辛,性微温,归肝、肾经,有补肝肾、强筋骨、续折伤、止崩漏的功效。
两者合用,可增强补肝肾、强筋骨的作用,对于肾虚腰痛、腰膝酸软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。
二、半夏+陈皮——燥湿化痰
半夏和陈皮的配伍是燥湿化痰的常用组合。
半夏性温,味辛,有毒,归脾、胃、肺经,具有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、消痞散结的功效。
陈皮性温,味苦、辛,归脾、肺经,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的作用。
半夏与陈皮配伍,可增强燥湿化痰的功效,适用于痰湿阻肺、咳嗽痰多等症状。
三、枳实+竹茹——和胃止呕
枳实和竹茹的搭配主要用于和胃止呕。
枳实性微寒,味苦、辛、酸,归脾、胃经,有破气消积、化痰散痞的作用。
竹茹性微寒,味甘,归肺、胃经,具有清热化痰、除烦止呕的功效。
枳实与竹茹合用,可清热化痰、和胃止呕,对于胃热呕吐、呃逆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。
四、柴胡+白芍——疏肝柔肝
柴胡和白芍是疏肝柔肝的黄金搭档。
柴胡性微寒,味苦,归肝、胆经,有和解表里、疏肝升阳的功效。
白芍性微寒,味苦、酸,归肝、脾经,具有养血调经、敛阴止汗、柔肝止痛、平抑肝阳的作用。
柴胡与白芍配伍,可疏肝理气、柔肝止痛,适用于肝郁气滞、肝血不足所致的胁肋疼痛、月经不调等症状。
五、柴胡+升麻——升阳举陷
柴胡与升麻的组合主要用于升阳举陷。
柴胡能升举阳气,升麻也有升阳的作用。
两者合用,可增强升阳举陷的功效,适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、子宫脱垂等症状。
六、附子+肉桂——温肾助阳
附子和肉桂都是温补肾阳的良药。
附子性大热,味辛、甘,有毒,归心、肾、脾经,具有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肉桂性大热,味辛、甘,归脾、肾、心、肝经,有补火助阳、引火归元、散寒止痛、温通经脉的作用。
附子与肉桂配伍,可增强温肾助阳的功效,适用于肾阳不足、畏寒肢冷、腰膝冷痛等症状。
七、黄柏+知母——清下焦热
黄柏和知母的配伍主要用于清下焦热。
黄柏性寒,味苦,归肾、膀胱经,有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、除骨蒸的功效。
知母性寒,味苦、甘,归肺、胃、肾经,有清热泻火、滋阴润燥的作用。
黄柏与知母合用,可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,尤其适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、淋沥涩痛等症状。
八、鳖甲+青蒿——骨蒸潮热
鳖甲和青蒿的组合常用于治疗骨蒸潮热。
鳖甲性微寒,味咸,归肝、肾经,有滋阴潜阳、退热除蒸、软坚散结的功效。
青蒿性寒,味苦、辛,归肝、胆经,有清虚热、除骨蒸、解暑热、截疟、退黄的作用。
鳖甲与青蒿配伍,可滋阴清热、除骨蒸潮热,对于阴虚发热、骨蒸盗汗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。
九、杏仁+贝母——化痰止咳
杏仁和贝母是化痰止咳的常用药对。
杏仁性微温,味苦,有小毒,归肺、大肠经,具有止咳平喘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
贝母性微寒,味苦、甘,归肺、心经,有清热化痰、润肺止咳、散结消肿的作用。
杏仁与贝母配伍,可增强化痰止咳的功效,适用于咳嗽痰多、胸闷气喘等症状。
十、木香+槟榔——理气止痛
木香和槟榔的搭配主要用于理气止痛。
木香性温,味辛、苦,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,有行气止痛、健脾消食的功效。
槟榔性温,味苦、辛,归胃、大肠经,具有杀虫、消积、行气、利水、截疟的作用。
木香与槟榔合用,可增强理气止痛的功效,适用于胃肠气滞所致的腹胀、腹痛等症状。
十一、白扁豆+山药——补脾止泻
白扁豆和山药都是补脾止泻的常用中药。
白扁豆性微温,味甘,归脾、胃经,有健脾化湿、和中消暑的功效。
山药性平,味甘,归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涩精的作用。
白扁豆与山药配伍,可增强补脾止泻的功效,适用于脾虚泄泻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十二、桑白皮+陈皮——健脾化痰
桑白皮和陈皮的组合可健脾化痰。
桑白皮性寒,味甘,归肺经,有泻肺平喘、利水消肿的功效。
陈皮性温,味苦、辛,归脾、肺经,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的作用。
桑白皮与陈皮合用,可健脾化痰、利水消肿,适用于痰湿阻肺、咳嗽痰多、水肿等症状。
十三、桑白皮+地骨皮——清泻肺热
桑白皮和地骨皮的配伍主要用于清泻肺热。
桑白皮性寒,味甘,归肺经,有泻肺平喘、利水消肿的功效。
地骨皮性寒,味甘,归肺、肝、肾经,有凉血除蒸、清肺降火的作用。
桑白皮与地骨皮合用,可增强清泻肺热的功效,适用于肺热咳嗽、气喘、潮热盗汗等症状。
希望这份中药常见配伍大全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记得一定要收藏好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