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治疗方法 > 微讲堂关于小儿消化不良的病因与治疗
微讲堂关于小儿消化不良的病因与治疗
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5%8C%97%E4%BA%AC%E4%B8%AD%E7%A7%91%E7%99%BD%E7%99%9C%E9%A3%8E%E5%8C%BB%E9%99%A2/9728824?fr=aladdin
小儿消化不良
科医院
儿科主治医师:张梅花
信息
就诊科室:儿科
多发群体:小儿
常见发病部位:胃肠
常见病因: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、内脏高敏感性、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
常见症状:上腹痛、腹胀、早饱、嗳气、恶心、呕吐、上腹灼热感等
传染性:无
小儿消化不良分类
对于主诉表达清楚的年长儿童(≥4岁),可以根据主要症状的不同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(表现为餐后饱胀或早饱)和上腹痛综合征(表现为上腹痛或烧灼感)两个亚型。
病因
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如胃肠运动功能障碍、内脏高敏感性、胃酸分泌异常、Hp感染、精神心理因素等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。黏膜免疫和炎症功能改变以及、中枢神经(CNS)、脑肠轴及肠神经(ENS)调节功能改变。
临床表现
FD的常见症状有:上腹痛、腹胀、胃气胀、早饱、嗳气、恶心、呕吐、上腹灼热感等,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,但缺乏特征性,并且极少全部同时出现,多只出现一种或数种。这些症状影响了患儿进食,导致长期营养摄入不足,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,生长发育迟缓也可能发生。不少患儿合并有神经症、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症状。
检查
FD是一种功能性病变,各种实验室检查、放射学和内镜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。
目前我院(科医院)可以做血尿、便以及放射、彩超等检查来初步判定该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。
诊断
儿童FD诊断标准: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2个月,每周至少出现1次,并符合以下3项条件:
(1)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(脐上)疼痛或不适、早饱、嗳气、恶心、呕吐、反酸。
(2)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,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(即除外肠易激综合征)。
(3)无炎症性、解剖学、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儿的症状。
鉴别诊断
要注意与胃食管反流、肠易激综合征鉴别。
治疗
1.一般治疗
帮助患儿的家长认识、理解病情,指导其改善患儿生活方式,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,去除与症状相关的可能发病因素,提高缓解症状的能力。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治疗、调节饮食及改变排便习惯等。失眠、焦虑、抑郁等精神因素是儿童FD的一个重要病因,而儿童对反复的腹痛、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耐受性差,这些症状可能反过来促发和加重患儿的精神症状。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对FD患儿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2.药物治疗
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与进餐的关系,可选用促动力药、抗酸药和抑酸药,一般疗程2~4周。具体选药原则详见儿童FD的诊治流程。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延长疗程,并可进一步检查,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。有Hp感染者,需行Hp的根除治疗。
药物治疗(我院科医院以蒙医、蒙药治疗为首选)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。蒙药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。但有证据显示,它们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也可以通过味觉系统、迷走神经以及肠道神经系统刺激胃及消化腺的分泌,并通过肠道神经系统加强了消化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反馈刺激,从而使肠道功能增强。较大剂量的蒙药甚至可以直接影响胃肠黏膜。
小儿消化不良预后
大多数正确诊断后预后良好。但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需注意除其他器质性疾病。
小儿消化不良调护
1.调节饮食结构,少吃肉类、冷饮、碳酸饮料、零食。应注意避免进食诱发症状的食物,如咖啡、酒以及高脂食物等。
2.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,不要过饱,按时进餐,多吃蔬菜、水果是调整消化功能的好方法。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使排便正常化可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。
3.保证户外活动时间。
4.适当的心理治疗对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,可改善症状。
声明: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转载需标明来源魅力科右中旗。策划:胡努斯图
审核:马欣欣
编辑:苑君白亮亮
校对:石北疆虹霞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