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治疗方法 > 反酸烧心的真相趴桌子上练走ldquo

反酸烧心的真相趴桌子上练走ldquo



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 http://m.39.net/pf/a_4781529.html

反酸、烧心是一种很常见的“症状”,现代医学往往诊断为“胃食管反流”。

对于这种“症状”产生的机制,比较经典且容易被接受的是“胃酸过多”,所以许多到消化科就诊的病人会被建议应用抑酸药。

比如PPI类(质子泵抑制剂,如奥美拉唑、泮托拉唑、埃索美拉唑……也许还有我没听说过的其他之类)——这是一种“直接对抗”的思路:“胃酸过多”→“抑酸”!简单、粗暴、直接。

这种思路也影响到了中医,以致屈指听说过这么一个段子:

老中医A与B聊天,

A:现在的中医西化的厉害呐!辨证论治都忘记了

B:是吗?那您还会辨证论治吗?

A:我当然会了~

B:那你怎么治“反酸”呐?

A:我开龙骨、牡蛎、瓦楞子(主要成分为碳酸钙,会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起反应而中和胃酸)呐~

B:你这不也是“抑酸”的思路吗?给那么多矿物质,还不如让人直接喝抑酸药!

A:那你怎么治这个病?

B:我不告诉你~

……

如果每个人都是吃了抑酸药就万事大吉,当然也就没有这篇文章了。最近碰到一位肌肉酸痛的病人来寻求手法治疗,仔细询问之后发现他这个症状可能和服用奥美拉唑有关(奥美拉唑的少见副作用),于是建议他停药。病人担心停药后会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,于是建议他接受手法治疗——经过几次治疗之后他反酸烧心的症状就缓解了。

我的目的当然不是用这两句话来吹牛B,因为没过多久这位病人又出现了反酸烧心的症状而来复诊!

当然~仅仅经过3次治疗之后他的症状就再次缓解了

不过,为了防止再次被打脸

我多和他聊了几句:

我:“您是做什么工作的?”

他:“创业公司,工作很忙,经常加班。”

我:“我了解,干啥都不容易,你们有午休吗?”

他:“哪儿有午休呐,加班到十一二点都是常事,太累的时候就趴桌子上迷糊一会儿。”

我似乎已经知道他病情反复的原因了,之后我又再一次地着重嘱咐了他一些饮食上的注意(无非是戒烟戒酒、禁食油炸食品、高脂肪食品、巧克力、茶、咖啡,睡前不要吃东西,垫高枕头之类……)

病情反复和他吃饱后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习惯是有关的:

1、反酸的结构性原因——贲门关闭不全:

通常情况下,我们趴在桌子上睡觉时,脖子是偏向一边的,而且也不大会注意身子是不是歪着的。看过这篇“观呼吸”之后“头蒙、心慌、胸闷、易疲乏”怎么破?——从没人告诉你的呼吸训练秘密(四)推送的朋友都知道,整体骨架的偏移会被呼吸动作放大。吃饱饭之后,“胃”本身的重量增加,此时再以趴在桌子上的姿势睡觉,胃腑会给脊柱和膈肌以额外的拉力,使贲门关闭不全而出现反流。

通常情况下,保持这种睡姿整个人都是“歪斜的”

在“趴睡”的姿势下,胃因为重力作用给贲门以异常的拉力导致“胃酸反流”

不过这位病人无法在办公室放个床睡觉用,于是我给他调整了一个“趴在桌子上睡觉”的方法,以防他的病情反复,具体方法见本文末……

2、“反酸”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:“胃酸”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:

医院有一个“反酸、烧心”的专病门诊(纯西医诊治),一次我和那边的大夫聊天,提到许多患者在胃经检查下并没有发现食管有胃酸侵袭的痕迹;与此对应的是:PPI类的抑酸药有很强的抑酸作用,但是有研究表明,即便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使用PPI之后,反流到食管中的胃酸依然是过量的。所以许多病人吃了PPI,仍然有反酸烧心的症状。

“反酸、烧心”的原因是:胃酸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,使食管细胞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,发起了反攻(炎症反应)。这个“反攻”的过程才是“反酸、烧心”的根源。

这个病人因为常年在创业公司工作,精神总处在十分紧张的状态,使他更容易被激惹而引起“反攻”的反应——“胃酸”过多并不必然引起“反酸、烧心”的症状,但“胃酸”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引发的“反攻”反应(炎症反应)才会!

中医学将人体易激惹的状态描述为“肝主疏泻”的功能——比如我们形容一个人容易生气时常说他的“肝火旺”。这种“反酸、烧心”的状态常常被中医被描述为“肝胃不和”,因为中医学认为肝脏可以调控人的情绪,而情绪又和“食管对胃酸的反应”相关。

导引功法:

嘱患者正坐(四心向地姿势导引初阶——四心向地式(坐式庄))在桌前,调整好座位和桌子之间的距离,双前臂交叠置于桌子上。以髋关节为“折点”,上身向前折叠,使前额放置在双前臂之上。

这个动作与一般的“趴在桌子上睡觉”的姿势有所区别:

1、双前臂交叠,额头放在前臂之上,头部不要左右转动

2、注意调整座位和桌子之间的距离,这个距离以脊柱恰好可以自然舒展地前屈为宜

3、这个动作从外观上看来就是保持面部向下、头没有左右转的“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动作”

4、前“趴”的姿势中,颈部基本保持水平,颈部以下的脊柱保持自然舒展,脊柱不要左右歪斜

5、上身是以髋关节为折点的折叠,颈部以下的脊柱在上身前“趴的过程中”基本保持自然舒展而不要主动的弯曲

本动作的示意图,双侧上肢已省略;脊柱自然舒展时,会增加脊柱对胃腑异常拉力的适应能力(简单的杠杆原理),缓解反酸烧心的情况;这个动作当中,前额部“印堂、上印堂(所谓天目)”等穴位或部位贴于前臂外侧(阳面),这些穴位本来就有安神定志稳定情绪的作用;此外,这个动作双上肢交叠与桌面,脊柱自然舒展,腋窝涵空可以使左右两胁肋部的肝胆经络自然舒展,也可以改善“易激惹”的状况。

此式原为王松龄先生所传,除了反酸烧心之外,也可作为一般工间午休所用。

屈指描太极

严禁吐槽本人画技!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zkgz.com/zlff/117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