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饮食治疗 >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技术进展
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技术进展
胃食管反流病(GERD)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、口腔(包括咽喉)和(或)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、终末器官效应和(或)并发症的一种疾病。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。
GER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特别是食管外症状危害大,可引起以咽喉部为核心的、涉及呼吸和消化两大系统和耳鼻口腔的一系列相应临床表现,及时、准确、全面的诊断是提高GERD治疗效果的前提,现就GERD诊断技术进展进行概述。
症状学诊断GERD最常见和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。如果烧心和(或)反流的症状≥2次提示GERD的发生,每周出现1天以上烧心和(或)反流的症状为中重度症状。
系统回顾提示:烧心和反流对于GERD诊断的敏感度为30%~76%,特异度为62%~76%,同样这些症状也可见于消化性溃疡、功能性胃灼热、嗜酸性细胞性食管炎、食管癌或胃癌等多种疾病,因此,依据临床症状诊断GERD这一手段面临挑战,如何评价患者自身症状并进行标准化衡量值得思考。
目前,临床上以反流相关症状为主要诊断依据的GERD问卷和量表有很多,如:反流性疾病问卷(RDQ)、胃食管反流病影响量表(GIS)、胃肠道症状等级量表(GSRS)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(GerdQ)等。
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并较为公认的诊断量表是RDQ和GerdQ。RDQ以反酸、胃灼热、反食和非心源性胸痛4个症状的频率和程度积分作为诊断依据。而GerdQ是在其他量表基础上优化而成的量表,添加了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内容,极大的提高了GERD诊断的准确性。但目前由于国内外研究人群地域及种族的差异,GerdQ量表在临界值的确定上存在争议,对我国而言,GerdQ的临界值有待进一步临床确认。
质子泵抑制剂(PPI)试验PPI诊断性试验(PPI试验)是指服用标准剂PPI,每日两次,疗程1-2周为好;如服药后GERD引起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,则支持酸相关GERD的诊断;如果症状无明显好转,则认为可能存在酸以外的因素共同参与或不支持GERD诊断。国内外研究证实PPI试验诊断GERD的敏感度高达80%以上,但特异度偏低。
年《中国胃食管反流性病专家共识意见》推荐将PPI试验作为GERD的初步诊断方法,推荐级别定为A级,证据等级为高质量。
此外,年日本胃肠病学会发布的《胃食管反流病寻找临床实践指南》亦推荐GERD疑诊患者行PPI试验。
但年,世界胃肠病组织(WGO)《胃食管反流病全球指南》指出,PPI试验对GERD诊断不具有敏感性或特异性,为了确定患者症状是否与酸相关,不再推荐经验性高剂量短疗程(1-2周)的PPI治疗方案,因为弱酸性反流可能占了所有反流发作的相当大比例,这类患者可能对PPI治疗的反应欠佳,建议联合24小时食管阻抗-pH监测。
食管pH测定食管pH测定是诊断GERD重要手段,主要包括24小时食管pH监测、食管阻抗-pH监测以及无线食管pH胶囊监测。
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24小时食管pH监测被认为是诊断GERD的金标准。但近年来研究发现,非酸反流或弱酸反流在GERD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,24小时pH监测并不能监测非酸或弱酸反流,且其结果可因检查过程中不适而造成假阴性的情况,因此24小时食管pH诊断GER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。
而食管阻抗-pH监测可以检测酸性或非酸反流、反流物的性质(液体或气态)及反流的高度,敏感度高达93.7%,优于单纯间24小时食管pH监测,对于症状不典型、难治性GERD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。
无线食管pH胶囊作为一种新型监测手段,具有监测时间长、不良反应少、依从性高、检查准确度高的特点。
但仍存在一定缺陷:
①胶囊费用较高,广泛推行有一定难度;
②胶囊置入需要内镜辅助,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;
③胶囊可以引起一小部分患者食管黏膜损伤,个别患者在监测过程中不能耐受,要求取出胶囊,使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受影响;
④由于数据频率及数据接收器原因,胶囊会出现短时间的信号缺失。
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诊断和评估GERD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手段。胃镜不但可以观察有无食管病变及贲门是否松弛,还可以根据洛杉矶分级法对GERD进行分级。
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对于具有反流症状的初诊患者首先进行PPI试验,仅在疗效欠佳时才要求进行详细的内镜检查。而我国是消化道肿瘤(特别是食管癌和胃癌)的高发国家,且胃镜检查已经广泛开展,成本较低,因此建议对存在反流症状的首诊患者行胃镜检查。
但由于约占60%的GERD为非糜烂性反流病,限制了内镜在GERD诊断中的作用,然而色素内镜、放大内镜、窄带内镜、共聚焦内镜的开展则为NERD的诊断提供了帮助:
①色素内镜:色素内镜可以借助染色剂喷洒使病变更加清晰的显现,识别和诊断更为简单、准确。李延青等研究发现,对于存在烧心、反酸症状而常规胃镜检查阴性的患者,经卢戈氏碘液染色后内镜下可见条纹状浅染及不染条纹,而治疗后消失,从而为NERD诊断提供帮助。
②放大内镜:放大内镜可以通过对病变表面的放大功能清楚观察黏膜表面形态,根据腺管开口的类型及毛细血管网的分布鉴别良恶性病变,较普通内镜更简易、直观。
③窄带成像内镜:窄带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形态和黏膜结构,与白光内镜相比更容易发现鳞状上皮结合处直径<5mm的黏膜损伤,同样可以提高GERD诊断率。
④共聚焦激光纤维内镜:共聚焦激光纤维内镜可以更加直观、清晰地观察上皮内乳头毛细血管形态、管径的变化及鳞状上皮间隙增宽,可作为诊断NERD快速、微观、实用的工具。
高分辨率食管测压(HRM)HRM是目前评价食管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,由于HRM内能够清楚显示整个食管的运动情况以及胃食管交界的结构,分辨出食管下括约肌与膈肌角的关系,辨别出细小的食管裂孔疝,不仅可以预测反流事件,还有利于GERD与功能性烧心的鉴别。
食管钡剂造影年《中国胃食反流性病专家共识意见》和年WGO《胃食管反流病全球指南》不推荐食管钡剂造影作为GERD的诊断方法,但指南同时强调如患者存在吞咽困难,为了评估结构性障碍(例如食管裂孔疝,肠旋转不良)或者运动障碍(如贲门失迟缓症),可选择X线钡餐造影进行评估。
但年8月美国腹部放射学会(SAR)疾病小组发布了《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钡餐造影检查》的共识声明,认为食管钡餐造影在GERD的检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,并且可以辅助内镜、24小时食管pH监测,食管测压等方法来诊断GERD。
总之,GERD是一类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临床表现各异,个体差异性较大,多数患者症状反复,病程迁延。因此,对GERD的诊断在遵循诊断指南的同时,特别强调个体化的原则,即在必要时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,以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随诊。
来源:海峡消化
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