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相关医院 > 拔罐如何调理反胃

拔罐如何调理反胃



反胃又称‘胃反’、‘翻胃’,指谷食入胃,停而不化,终至反出的症状。其表现或朝食暮吐。或暮食朝吐,或食入一、二时而吐,或积至一昼夜而吐。(内经)尚未有反胃之名,然其在有关呕、吐、哕、膈等病症的论述中,即包括反胃一症。如“饮食入而还出”,“食啐时乃出”((灵枢·上膈));“盛满而上逆”((素问·脉解))等。...

中医认为反胃的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寒,所谓“食久反出,是无火也”。而气滞、血瘀、痰凝、热积又是常见的标实证型。久病脾胃,及于肾阳,火不生土,也是反胃的必然结果。近今医家通过大量临床证实,幽门不全梗阻相当于中医所谓的反胃,在治疗上已取得较显著的效果。

根据反胃的临床表现,以病程、症状、舌脉为依据,辨别正虚、邪盛的变化过程。凡病程较短、症状较轻,初期见脘腹痞满,以食后为甚,局部胀痛,暖腐吞酸,呕吐痰涎,苔薄腻,脉弦,全身情况佳,症状时轻时重的,多为邪盛而正气不衰的证候。凡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不愈,症状重,出现朝食暮吐、暮食朝吐,不能食,形瘦面萎,乏力,口干,舌淡脉弱者,则为正气已衰、邪气尚盛的阶段。

基本应用

1、主要穴区: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足三里。

2、主穴意义:取脾俞、胃俞调补脾胃,振奋中阳,使其腐熟气化功能恢复正常;中脘、足三里疏理气机、和胃降逆。

3、罐疗方案: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。每天1次,每次30-60分钟,十天为一个疗程。隔日、隔周亦可。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。

4、罐疗程序(常规五步):选穴-留罐-点刺发泡-留罐-起罐。

辨证应用

1、辨病归经:调治本病以胃经及相应的腧募穴为主。

2、罐疗方案: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。每天1次,每次30-60分钟,十天为一个疗程。隔日、隔周亦可。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、技法。

3、罐疗程序(专业七步):辨病归经-辨证选穴-手法运罐-技法布罐-点刺发泡-适度留罐-规范起罐。

4、随证应用

法一:罐疗本病主要穴区。

另:急躁易怒者,加太冲、期门;心中烦闷,加神门;呕吐酸腐食物甚者,加下脘;呕吐黄水者,加丘墟。

法二:罐疗中脘、足三里、内关。另加配穴:脾俞、胃俞、梁门、建里、手三里、梁丘、公孙、阴陵泉。

反胃患者应注意哪些饮食

1、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;

2、含维生素多的食物;

3、含蛋白质的食物。

1、刺激性的食物;

2、酸性食物及酸性水果;

3、容易产气性的食物。

(本文参考于《全净通疏经罐疗学》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西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
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zkgz.com/xgyy/70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