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相关医院 > 林彪事件完整调查2324

林彪事件完整调查2324



邱会作眼中的汪东兴

九大开幕之前,九大代表都来了不短的日子了,可是会议还没有召开,总理解释其原因是汪东兴病了。其实,九大的准备工作,主要是总理、黄永胜、张春桥和吴法宪他们几个,汪东兴作用并不大,汪主要是联系主席那里。汪东兴病了是不是会议延迟的主要原因,我不太清楚,但他确实病了。叶群带我们去看过汪,之后叶群还叮嘱我们再去看汪。记得我们去看汪时,他不但很感谢,而且很激动,说着说着又哭又骂,什么“过河拆桥了”,“卸磨杀驴了”,“不要我了”……,江青没去看他,也没派人去看他;主席也没派人去看他,汪东兴有这种看法并不奇怪,那个时候一切都敏感得很哪!汪东兴在我们面前敢对主席不敬,我们是很吃惊的,看来主席和汪东兴也有很深的私密关系,这在庐山会议上,得到了切实证明。汪东兴在杨余傅事件以后就和我们走近了,九大以后就完全和我们站在一起了。实际上,汪东兴也是脚踩两只船,其他人屡屡翻了船,汪东兴确实踩稳了,真是技高一筹。(引自《邱会作回忆录》,新世纪出版社年,页)

早在年3月“杨余傅事件”发生以后,汪东兴就和我们走近了,过去他还摆点“高高在上”的小架子,九大以后他就完全和我们站在一起了,我说的站在一起,是指对江青、康生、张春桥、姚文元一伙而言的。

年3月8日晚上,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政治局会议,会议由周总理主持,其主要内容是听取汪东兴传达毛主席的指示,汪是专程从武汉(主席当时在武汉)赶回来的。汪说:“毛主席考虑要开四届人大了,请总理和政治局的同志们研究一下,九大召开一年了,斗批改正在进行,有些政府机构可以考虑边整改边恢复。主席还说,战备问题也要研究一下。……”

接着汪东兴还是说主席的指示:“召开人大就有一个修改宪法的问题,可以成立一个修改宪法的小组。这里必然涉及到国家主席的问题,国家主席要不要,我的意见是不要。如果大家认为一定要,我是不当这个国家主席的,那么谁来当呢,只有林彪同志来当。”主席要改变国家体制,而且是和全世界都不同的国家体制,这么大的事先没有和林彪、周总理商量,更没有让政治局拿出几个方案,供他决断。

我清楚地记得,在汪东兴说“不设国家主席”的时候,总理有点愕然,他抬头看了一下汪;当汪说到“只有林彪同志来当”的时候,总理看上去有些欣慰的样子。我当时的认识是:主席对林彪这个接班人很关心,很周到。其实,我的想法和主席的打算相差十万八千里。散会时,汪还真有些余兴未尽的样子,对着叶群、黄永胜、吴法宪、李作鹏和我说:“走走走,时间还早,到我那里再坐坐。”我们都欣然同意了。

在汪东兴家里,大家开始也是扯乱谈。后来,吴法宪又请汪去核实刚才在会上讲的“要设国家主席,毛不当,要林彪来当”的话,汪东兴很认真地又重复了一遍,听后大家都很高兴。我们要起身走时,汪说:“不要着急,搞点东西来吃。”不一会,工作人员端上两盘子红薯,吴胖子和叶群吃了,我没有吃。我说:“我一看见红薯胃里就反酸水,给我们吃碗面条也好。”汪说:“你尝尝就知道了,甜得很。”

3月8号的政治局会议以后,立即成立了两个小组,一个小组负责修改宪法,由康生、陈伯达、张春桥、吴法宪、李作鹏、纪登奎组成;一个小组负责组织会议的工作,由总理、黄永胜、张春桥、谢富治、汪东兴组成,由总理抓总。因为我当时主管援越、援阿(尔巴尼亚)、援罗(马尼亚)的具体工作,任务很重,两个小组的工作我都没有参加。

3月中旬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,讨论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问题,主要是确定参加会议的人员,同时也讨论了修改宪法工作小组请示的几个问题。讨论的都是一般性的问题,比如新的宪法要比年的宪法大大压缩,要短。并且要求修改宪法工作小组月底要拿出草稿来。会上没有讨论设不设国家主席的问题,更没有要讨论谁当国家主席。

林彪知道了毛主席的意见后,立即表示:我认为国家主席还是要设,并由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,林让秘书给毛主席那里打了电话,但主席并没有正面表态,只让秘书打电话问候林彪。4月11日,由林彪口述,秘书记录后向政治局提出了他的三条意见:“1、关于这次“人大”国家主席的问题,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,这样做对党内、党外、国内、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。否则,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。2、关于副主席问题,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,可多设可少设,问题都不大。3、林彪同志认为,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职务。”

3月8日,汪东兴传达的毛主席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,政治局一致同意了,这种同意是拥护毛主席的惯性,大家并没有深想。现在林彪的意见来了,总理在政治局会议上唸了,大家又都同意林彪设国家主席并由主席来担任的意见,包括江青在内。我现在都认为,林彪的意见是正确的、中肯的,是维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,也是对毛主席“不设国家主席”的不妥想法敢于提出自己不同意见的,在“国家主席”的问题上,不是毛、林之间有什么分歧,而是毛和大家的意见相左,林和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。现在想看来,林彪很快就提出自己的意见,是他知道毛提出让他当国家主席未必是真心,就像开九大时主席让林当大会主席团主席是一个样的,林考虑问题是深思熟虑的,他不愿让主席牵着鼻子走,更何况林的身体根本当不了国家主席。

邱会作眼中的“国家主席”

主席很快就对林的建议(政治局同意林彪意见的报告)作了批示:“我不能再作此事,此议不妥。”是设国家主席这个体制不妥呢,还是让他当国家主席的建议不妥,主席自己也没讲清楚。

叶群告诉我们,林提出三条意见后,大概是4月25号,主席在路过苏州时,林和叶还到专列上去看了主席,让主席住下,并给主席腾出了林住的南园宾馆的房子,主席说不住了。他们交谈得很好,主席还对林说起黄、吴、李、邱,并大加赞扬说:我就是信任这几个跟我南征北战的红小鬼。那天正好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,叶群让主席听了人造卫星上的《东方红》乐曲录音,毛主席很高兴。他们之间没有再提起有关国家主席的事。既然毛不同意林的意见,当面却不说。

可是,时隔不久,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表示他不当国家主席,主席还讲了一个典故,大意是:三国时孙权劝曹操当皇帝,曹操说孙权是想把他放在火炉上烤,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,你们也不要做孙权。主席讲完以后大家都笑了,我当时的理解,一是主席很谦虚,二是主席虽然又上了一线,但他还是不想当国家主席,不想当国家主席的原因是不愿管具体事务,愿意多考虑重大问题,具体工作由林彪和总理担起来,一个当国家主席,一个当总理。现在想起来,我的意见真是幼稚可笑。其实主席讲的这个典故,还是说他不当国家主席,并没有说不设国家主席。我清楚地记得,主席虽然提出不当国家主席,不设国家主席,但后来主席也说过,叫董老当,叫陈永贵当,叫工农兵当等等。不设怎么当呢?!总之,在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上,主席的态度也是多次反复的。

5月中旬,军委办事组去向林彪汇报工作,当扯到国家主席问题时,林彪说得非常中肯,他说:“国家主席还是要设的,但只能主席来当这个国家主席,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,没有国家元首是不成的,名不正,言不顺嘛。”我们提到毛主席的意思是林彪可以当国家主席时,林彪立即说;“这种话你们不能在我这里说!我不能当这个主席,你们以后也不要再提,还是我们的毛主席来当。我身体不好,出个门都要下好大的决心,如设副主席我也不能当。”

当时我们几个对设国家主席的问题,根本没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事,虽然,此期间主席也提出过不设国家主席,他也不当国家主席的意见,但我们并没有认识到主席的心思,汪东兴3月8号的话给我们印象很深,谁当国家主席也没感到是什么了不起的事,毛主席当很正常,毛主席不当也没少了什么;毛主席不当,由林彪来当也很正常,也没觉得林多了什么,因此主席怎么说都认为是他的谦虚。林彪则不然,主席的心思林彪很快就明白了,主席说不设国家主席,主要是不想让林彪当,不设国家主席目的就是不给林彪留位子。……

关于国家主席的问题,林彪看得最清楚,他只提了一次建议,以后再也没有发表意见。关于建议设国家主席的意见,几次都是来自下面,如3月份的中央工作会议;如在全国各地征求意见;如7月中旬的宪法修改小组全体会议。我认为总理和康生也看清了,但他们为了国家体制不要搞得太扭曲,因此在庐山,8月22日的常委会上,周恩来、陈伯达、康生还是又一次提出让毛主席当国家主席,周恩来提出,如果设国家主席,今后接见外国使节等外交礼仪活动可以由国家主席授权。康生说,设国家主席,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希望,我们起草宪法修改草案时也这么希望,但又不敢违反主席关于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。陈伯达说:如果这次毛主席再担任国家主席,将对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振奋和鼓舞。陈伯达讲后,林彪只是附和他们,并没有发表具体意见。可以看出,后来扣在我们头上的“设国家主席是反动的政治纲领”,这个“政治纲领”,周总理、康生、陈伯达、林彪四个常委都拥护。

毛主席在会上说:“设国家主席,那是个形式,我提议修改宪法就是考虑到不要国家主席。如果你们愿意要国家主席,你们要好了,反正我不做这个主席。”主席最后的结论,还是不当国家主席,对不设国家主席没有定论,不过主席不愿意要国家主席,谁还敢要。林彪并没有出来劝几个常委来维护主席的意见,因此主席早就不高兴了。即便是这样,在当晚传达常委会精神的时候,总理仍没有传达主席不同意设国家主席的意见。康生是更能揣摩主席的,但他在开幕式上,又提设国家主席,并建议毛主席当主席,他竟然还说:“如果毛主席不当,请林彪当国家主席。”

识别下方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南昌白癜风
治疗白癜风中药方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zkgz.com/xgyy/38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