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疾病常识 > 危害幽门螺杆菌跟胃肠早期肿瘤有什么关
危害幽门螺杆菌跟胃肠早期肿瘤有什么关
中医常说“欲无病,肠无渣;欲长寿,肠常清。”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,它的正常或失调,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,拿到报告单的一刻,许多人的心就开始七上八下,想“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?怎么才能杀死这些菌?不立即根治我会不会很快得胃癌?”
年轻男子患上“幽门螺杆菌”恐惧症
32岁的程先生在昆明一事业单位工作,今年年初,他参加了单位的福利体检,结果幽门螺杆菌值为,属轻度超标。体检报告让他注意观察、定期随诊。平时程先生会偶感胃反酸,遂到网上搜索,得知幽门螺杆菌可传染,他就在家自己做起“隔离”,比如所有的餐具另置一套,单独在自己房间吃饭,用过的碗筷及时消毒,生怕传给了妻女。
听说该菌还可引发胃癌,他每天的日子也过得紧张兮兮,一旦胃部不适就眉头紧锁、忧心忡忡,看见网上介绍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,他就第一时间买来服用。不仅如此,他还医院,医院专家们一致告诉他不用“杀菌”治疗后,他才逐渐安心,停止了用药。
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吗?
特殊幽门螺杆菌才可致胃癌应定时体检
医院专家介绍,医学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,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,是胃癌始发原因之一。但事实表明,一般的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没有很大影响,其指标数值高低也与癌症无必然联系。对于那些没有胃癌家族史,无明显消化系统症状者,不必太紧张,身体不适时随时看医生,定期体检即可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: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有相关性。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。但是,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专家分析,发生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有很大关系,只有含有CagA基因、具有空泡毒素活性的幽门螺杆菌才有毒株,才有可能导致胃癌。一般的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并没有很大影响。
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无症状
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细菌,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致胃病:
①它能定植于胃粘膜;
②它所含的毒素、毒性酶能直接损害胃粘膜;
③感染可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使胃酸分泌增高。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%—60%,不过,大多数人感染该菌后并无症状,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进一步引起胃部或十二指肠疾病。
幽门螺杆菌没必要格杀勿论
不少人听到幽门螺杆菌后闻风而变,乱吃药。其实幽门螺杆菌没必要逐个杀死。多数学者主张,若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、胃粘膜损害很轻者,即使幽门螺杆菌为阳性,也不一定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,可定期观察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如何治疗。
如果盲目一味使用抗菌药,无疑会造成该菌耐药菌株在人群中的传播,将来根除会更加困难;同时,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是产毒菌株,没必要怕得胃癌而预防式地应用抗生素。
值得提醒的是,该菌阳性的慢性胃炎者,若伴明显异常(有胃黏膜糜烂、中重度萎缩、中重度肠化、不典型增生或现在称为的高、低级别内瘤变)时,应进行根除治疗。通过规范治疗,幽门螺杆菌治愈率可高达90%。
有胃癌家族史的建议筛查幽门螺杆菌
既然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这么高,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去查查这个项目呢?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属于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,他们去筛查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有意义,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,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。至于其他人群,去筛查幽门螺杆菌意义不大,反而查出是阳性徒增紧张。
对于经常上腹胀、痛,有胃炎病史的人群,首选的检查并不是幽门螺杆菌,而应该是胃镜。首选胃镜检查可以避免胃癌、贲门癌等消化道恶性疾病的漏诊。医生在做内镜检查的同时,可以在镜下取胃黏膜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。
医院温馨提醒:
受中国的饮食文化影响,很多人围餐都不习惯用公筷等,都是潜在的感染因素。可以说,幽门螺杆菌其实就是吃进去的细菌。在家庭内采用分餐制或用公筷对于很多家庭很难做到。
不过,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,就是不耐热,如果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就可以把幽门螺杆菌杀死,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可。另外,家中老人把食物嚼了或咬下来再喂孩子,这是很不好的习惯,家人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,以免幽门螺杆菌互相传染。
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专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