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疾病常识 > 饭后胃里反酸咋回事专家提醒应及早进行
饭后胃里反酸咋回事专家提醒应及早进行
导语: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饱餐、饮酒或饮茶后,一股酸水从胃反流至食道及口腔,有时还伴有胃内和胸部的烧灼感及反食,这就是胃食管反流。它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,最常见的表现是反酸烧心等症状,严重时导致反流性食管炎。此外,部分患者表现为反流物刺激咽喉、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,引起咽喉炎、声音嘶哑、慢性咳嗽、哮喘、蛀牙等损害。
◆◆◆
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病率
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很高。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,人群中约7%-15%有胃食管反流症状,其中大部分需要服药控制;美国每年有10万多名患者需要住院治疗,每年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费高达19亿美元。而我国对京沪两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约有9%,明显低于发达国家。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,40-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,男女发病无差异,但有反流性食管炎者,男性多于女性(2:1至3:1)。与西方国家比较,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国发病率较低,病情亦较轻。
这并不是我国患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少,而是因为很多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,仅注意到了反酸、烧心等典型症状,而忽视了相当数量的咳嗽、气短,甚至哮喘、咽炎、喉炎、冠心病等症状,这些都可能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。
科普一下:胃食管反流病(GERD)是指过多胃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,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、喉、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。
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见食管粘膜糜烂、溃疡等炎症病变,称反流性食管炎;但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子下面可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,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
有一位名医曾备受胃食管反流病的困扰,开始时表现为不停地咳嗽咳痰、鼻塞流涕、耳鸣头晕,被诊断为“过敏性鼻炎”,后来发展为夜间呼吸困难,曾因“重症哮喘”先后住院抢救5次,后来他自己悟出,病根可能在胃食管反流病上。于是,进行了24小时食管PH监测后,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,开始服用抑酸药物并且进行了手术治疗,哮喘及鼻炎才得以控制。
哪些生活习惯易造成胃食管反流呢?
胃食管反流病一般是30岁以后慢慢多起来,往往就是跟生活习惯的改变,跟高脂肪、高热量饮食有关系,跟肥胖也是有一定的关系,体重增加后的患病率会增加。
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暴饮暴食、过量饮酒,每次吃饭吃得很饱,特别是在晚上睡觉前2个小时之前吃东西,这时候胃内的食物还没有完全排空,这时躺下休息就容易造成反流。
另外,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,实际上跟睡眠少、肥胖都有关系;肥胖跟反流病、跟睡眠少是三角关系,相互有促进作用。如果压力可以小一点,平时的生活能够轻松一点,休息得好一点,不要太胖,反流病也会少。
胃食管反流引起诸多症状的根源
主要在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(如胃酸)对食管黏膜、咽喉黏膜、气管黏膜等的损伤。正常情况下,食物进入口腔,应该“顺流”而下。为了防止“逆流”的发生,消化管道存在多道单向“闸门”,如上食管括约肌、下食管括约肌等,这些“闸门”控制着食物“向下”而不准“逆上”。若这些括约肌功能失调,就会产生食物及胃内容物“逆流”。胃酸是强酸性的,在胃内不会对有层层屏障保护的胃粘膜造成损害。而食管、咽喉、气管等部位的黏膜没有抗酸的屏障,胃内容物反流至这些部位,就会造成相应的损害。
胃食管反流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
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,我们的建议是饮食规律、心情舒畅、多多运动、控制体重。饮食规律就是不要暴饮暴食,尽量少吃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睡前不要吃东西,适当的控制体重对很多方面都是有好处的,尽量要戒烟,酒也不要喝得太多,这个是比较好的生活方式。
医院专家提醒您:胃食管反流病同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常见疾病一样,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。遇到反酸、烧心、反食等消化道常见症状时,要想到胃食管反流病;遇到慢性咳嗽、声音嘶哑、胸痛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咽部不适等消化道外症状时,也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,及早进行相关检查,以便明确诊断,对症治疗。
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中科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