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疾病常识 > 久治不愈的ldquo冠心病rdqu
久治不愈的ldquo冠心病rdqu
她65岁,反复在夜间胸背痛并影响睡眠5年,痛苦不堪。一直被诊断为冠心病,也经过冠脉造影显示存在狭窄的情况,放了冠脉支架,但是治疗效果不佳。
那天她子女和她一起来找我,带来厚厚的一袋各种检查单子。详细的询问病史后,我注意到她的症状多发生在夜间,而且她平时还常常有反酸的情况。会不会又是一个误诊为冠心病的胃食管返流病呢?
我给了她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片,做诊断性治疗。
开始服药后,第二天晚上,她的胸背痛就明显缓解了。服药半个月后,夜间胸背痛的情况不再出现。
她因为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背痛,误诊为冠心病引起心绞痛症状。这在临床非常多见。虽然冠脉造影显示存在狭窄的情况,给予冠脉支架治疗。但是效果不佳。由于非心脏因素所引起的胸骨后疼痛称作非心源性胸痛。
非心源性胸痛的病因复杂、多样:食管性性胸痛、消化性溃疡、精神障碍、胸部肌肉骨骼的疼痛可以解释多数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胸痛。此外微血管性心绞痛(X综合征)也可以解释一部分原因不明的非心源性胸痛的胸痛。
然而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疾病所致,约占50-60%,称为食管源性胸痛,其中又以胃食管反流病为主占60%。
当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不足(松弛)或存在食管裂孔疝时,胃内的酸或食物就会反流入食管,引起食管内的刺激症状(烧心、反酸、嗳气和剑突及胸骨后疼痛不适)和黏膜损伤(食管炎、食管溃疡、Barrett食管、甚至食管狭窄和食管癌),胃内容物常反流入口腔至咽部,进而可形成细微颗粒或雾状物而被喷入喉头,吸入气管,支气管和肺部,导致严重的咳嗽,咳痰,甚至导致喉痉挛及呼吸困难。
烧心、反酸、嗳气和剑突及胸骨后疼痛不适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特征性症状,如果一个人在一周内出现这些症状2次以上,且持续3周以上,则可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。
目前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,是因为食管和心脏均由自主神经支配,但二者在T4-5脊神经处有交叉,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低下,食管蠕动减弱及胃内压增高,使酸性食糜经常激惹食管壁,加上食管对酸和机械性刺激的敏感性增高,使食管黏膜内的化学感受器兴奋,产生神经冲动传入T4-5,产生类似心绞痛的胸痛。
同时40-60岁为胃食管反流病高发年龄,常并发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,因而易造成误诊。且此病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或剑突下,与心绞痛好发部位相似,部分患者不伴有烧心、反酸的典型症状。另外迷走神经张力改变,可使冠脉痉挛,导致心血流量下降,引起心电图ST-T改变、心律失常等表现。故更易误诊为心绞痛。
对于这一类病人常用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,并加用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,减少反流。当然,如果有存在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咽炎,医生有时候也会建议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来抗反流。医院去确诊。
这一类的病人,一般治疗应避免精神刺激,少食多餐,低脂肪、清淡饮食,避免刺激性食物;不宜吃的过饱,特别是晚餐;睡前不要吃东西;忌烟、酒和咖啡,餐后不要立即躺平,睡眠时应把床头抬高,以减少胃酸反流的机会。酸度较高的水果,如凤梨、柳丁、桔子、杨梅等,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,不宜多吃。
心血管科医生,遇到“冠心病”病人,也要排除下有没有“胃食管反流病”哦。
久治不愈的胸痛病人,也不妨去消化科或者普通外科看看哦。
白衣山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