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疾病常识 > 陈利芳医生病例分享
陈利芳医生病例分享
经典丨医案丨论著丨人文丨报道
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
病例分享
OCT
05
陈利芳医生病例分享
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(GERD)病例分享:
患者男性,68岁,汉族,病历号:。
主诉:反复胃脘部不适伴反酸、反流8年余,再发加重2年。
现病史:患者于8年前经常出现胸骨部不适,时有反酸烧心,外院诊断为“胃食管返流病”。交替服用泮托拉唑胶囊40mgbid,奥美拉唑胶囊40mgbid,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,停药后仍反复发作。2年前开始,患者反酸伴有胸骨后隐痛,夜间较明显,断续服用PPI治疗,症状时作时止。年2月医院消化科,行胃镜检查,诊断为“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”,予雷贝拉唑20mgbid口服治疗,症状无明显改善。年6月至我科门诊就诊,刻诊:胃脘部胀满不适,伴反酸、胸骨后隐痛,面色偏黄,左关脉弦,舌质暗红,苔白腻。查体:腹部平软,上腹部按压轻度不适。
诊断:吐酸胃痞病,肝气犯胃型。
治疗:针刺取穴鸠尾、中脘,针尖向下斜刺15mm左右,施以平补平泻手法,加用电针连续波2Hz,强度2-3mA;膻中穴,向下平刺20mm,内关穴,直刺15mm,施以平补平泻手法;足三里、丰隆二穴直刺,施以平补平泻手法,曲池、合谷、阳陵泉、太冲均直刺,施以泻法,留针30min。治疗一次后,患者自觉反酸及腹胀症状明显改善。后患者连续治疗8次,每周治疗1-2次。现患者反酸反流以及胸骨后隐痛基本消失,偶有胃脘部胀满不适症状,与情绪变化相关,未口服PPI治疗,生活质量明显改善。
予人玫瑰
手有余香
欢迎分享
注明出处
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
长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