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疾病常识 > 不容错过最全的高原健康旅游攻略

不容错过最全的高原健康旅游攻略



四月中旬,成都的天气便已开始炎热,简直是一过冬天便是夏天,春天是啥子东西?根本不存在的。

是什么支撑咱们度过漫长的冬日?是冬日凌冽的寒风?还是皑皑的白雪?都不是,是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么?”的信念呀。

可是,现在你告诉我成都没有春天?

坐在办公室吹着电风扇的细辛妹很是绝望呀,这种时候只有火锅才能平息心中那不安的躁动。

想着要是能去其他地方避避暑那也是极好的,身为90后,想到什么就要去做呀,所以细辛妹前两天就翘班去四姑娘山蹦跶了。

怎么样,刺激不?

先上两张美图给大家欣赏欣赏。

作者拍摄:双桥沟

作者拍摄:双桥沟

美景如斯,怎能不醉?

所以,细辛妹刚到海拔米的地方就感到头痛,心慌,呕吐,全身乏力。本来该好好玩耍的,却只能趟在青旅1.2米的大床上,看着天花板陷入哀伤。直到第二天好一点去双桥沟溜达了一圈,全程坐观光车上下山。

你问我为什么不徒步欣赏沿途的风景?细辛妹要不是为了不浪费来回的路费,强行支撑着去转一转,还真可能在这躺两天回城呢。

相信大家都知道细辛妹是咋回事伐!

是的,细辛妹很荣(ku)幸(bi)地高反了。

四姑娘山那么美,要是因为高反没能好好欣赏风景,还真是得不偿失,所以,细辛妹作为一个过来人,在这里跟大家唠嗑唠嗑,要怎么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这回事(细辛妹是轻度的高反,休息一晚就好转了,要是重度高反,是需要及时治疗的)。

按套路,先简单科普下啥子是高反。

1

啥子是高原反应?

顾名思义,就是到高原上的反应呗。

高原反应是指人们平时生活在低海拔的地方,突然一下子蹦到海拔米以上的地方,面对低压低氧环境的不适应,并且出现头痛,失眠,食欲减退,疲倦,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
作者拍摄:双桥沟

还是当神仙好呀,随时上天下地都没有问题。

2

哪些症状是高原反应?

细辛妹当时只是感觉到头痛(太阳穴附近痛),心慌,全身乏力,胃里反酸想吐。

另外,高反还有这些症状:肌肉酸痛、气短、食欲不振、口唇发紫、头晕、胸闷等。

最近打算前往高原游玩的伙伴些,要是在途中出现以上症状,一定得注意,轻微高反(有点不适。但是能忍受)的可以适当休息后再继续,要是高反严重,必须立马治疗。

3

为了避免高原反应,哪些事情要注意?

1、上下山途中不得做大幅度运动。细辛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!细辛妹落脚的地方是差不多海拔米,刚下车就看到有两匹马在公路上走。

马呢!平时只有在电视剧里才看得到,现在就在离细辛妹不远的地方,怎么能不兴奋?跑过去站在边上近距离看了看,回来到青旅坐下就起不来了,全身没力气,还头痛,无奈,只好躺在床上休息,眼巴巴看着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出门。

作者拍摄:双桥沟

2、刚到高原,头两天尽量不要洗澡。“热水澡后全身血液循环加速,对耗氧的脏器来说,是很大的风险,因为高原没有那么多氧气可以供你的红细胞负载。而且,最重要的是,高原异常干燥,不管你住什么酒店,洗澡后干燥的空气迅速带走你体表的水分,吸收热量,你会很快感到冷,也很容易感冒,而感冒之后又非常容易诱发肺水肿,然后脑水肿,然后咳血、然后意识丧失……”

生命不是开玩笑,不要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好就一意孤行,毕竟一个不小心就凉凉了。参照下图。

3、昼夜温差大,注意保暖。四月份四姑娘山已经不算冷了,但是早晚还是得穿羽绒服保暖,中午太阳大就换成薄外套,这样的操作正好合适。

4、随身携带药物、零食、迷你氧气罐。虽然景区里有站点卖食物,但是品种有限,还非常贵,不建议到景区里面买吃的,可以随身带点饼干、面包、矿泉水,避免因饥饿引发高原反应。

4

高原反应了要怎么办?

(1)休息:一旦考虑急性高原反应,症状未改善前,应终止攀登,卧床休息和补充液体。轻症者可不予处理,一般经适应1~2周症状自行消失。

(2)氧疗:经鼻管或面罩吸氧(l~2L/min)后,几乎全部病例症状缓解。

(3)药物治疗:头痛者应用阿司匹林、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或普鲁氯哌嗪;恶心呕吐时,肌注丙氯拉嗪(或甲哌氯丙嗪);反应较重者酌情选用镇痛、镇静、止吐等药物对症治疗,如去痛片、地西泮、甲氧氯普胺等。头痛及呕吐还可用“氨扑苯”及“消呕宁”,后者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对其他区域无抑制作用。严重病例,口服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和乙酰唑胺联合应用。

(4)宜地治疗: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者,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,即使海拔高度下降m,症状也会明显改善。

(5)按压穴位缓解高原反应。高原反应我们可以按压身上某些穴位让身体好受些,比如像是耳朵后面的的穴位,还有人中等穴位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。手腕关节处,前臂掌侧,用一则手指指端按压另一手的内关穴,垂直用力,向下按,可以缓解头晕头疼的症状。

5

如何预防高原反应?

进入高山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,如有条件最好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性低氧刺激与习服锻炼,使机体能够对于由平原转到高原缺氧环境有某种程度的生理调整。

作者拍摄:青旅

目前认为除了对低氧特别易感者外,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、最安全的方法。

专家建议:初入高山者如需进m以上高原时,一般应在~m处停留2~3天,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~m。

到达高原后,头两天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,避免重体力活动,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。避免寒冷防冻,注意保温,主张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。避免烟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,保证供给充分液体。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,地塞米松,刺五加,复方党参,舒必利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。有器质性疾病、严重神经衰弱或呼吸道感染患者,不宜进入高原地区。

作者拍摄:双桥沟

6

哪种人群不宜去高原旅游?

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员不宜上高原:

1、年龄在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;

2、患有器质性心脏病、脑血管疾病患者;

3、未获控制的糖尿病患者;

4、患有慢性肺病的患者,各种呼吸功能不全;支气管哮喘病人;

5、各种血液病患者;

6、各种心肺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血患者;

7、睡眠中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的人;

8、癔病、癫痫、精神分裂症等神经与精神性疾病患者;

9、重症感冒、呼吸道感染的人;

10、以往患过高原病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等的人;

11、7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上高原。因为小孩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,对高原低氧环境十分敏感,容易缺氧而发生急性高原病。

12、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也要谨慎,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,免疫力和应对特殊环境的能力不足,容易感冒,更易发生急性高原病,且不易救治。

作者拍摄:双桥沟

以上这些人群尽量不要去高海拔的地方,如果确实想去,医院做个检查哟,不管怎样,保命要紧呐。

最后,细辛妹希望去高原旅游的小伙伴们照顾好自己,祝愿你们玩得开心。

笔芯

1

END

1

声明:文章为原创,转载请说明出处。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立删

编辑:细辛妹

图片:网络

审核:虫哥

往期精选

必看!中医治疗眩晕的6种方法

有了这个,你再也不用怕黑了!

夏天必备,中暑急救8个小妙招!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zkgz.com/jbcs/128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