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胃反酸 > 病情诊断 > 感染幽门螺杆菌真的会得胃癌
感染幽门螺杆菌真的会得胃癌
35岁的刘女士在沈阳一事业单位工作,今年年初,她参加单位体检,结果幽门螺杆菌值为,属轻度超标。体检报告让她注意观察、定期随诊。平时刘女士会偶尔感到胃反酸,遂到网上搜索,得知幽门螺杆菌可传染,他就在家自己做起“隔离”,比如所有的餐具另置一套,单独在自己房间吃饭,用过的碗筷及时消毒,生怕传给了丈夫和儿子。
听说该菌还可引发胃癌,她每天的日子也过得紧张兮兮,一旦胃部不适就眉头紧锁、忧心忡忡,看见网上介绍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,她就第一时间买来服用。不仅如此,她还医院,当大夫们一致告诉她不用“杀菌”治疗后,她才逐渐安心,停止了用药。
感染幽门螺杆菌真的会得胃癌吗?
特殊幽门螺杆菌才可致胃癌,应定时体检。专家介绍,医学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,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,是胃癌始发原因之一。但事实表明,一般的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没有很大影响,其指标数值高低也与癌症无必然联系。对于那些没有胃癌家族史,无明显消化系统症状者,不必太紧张,身体不适时随时看医生,定期体检即可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: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有相关性。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。但是,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专家分析,发生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有很大关系,只有含有CagA基因、具有空泡毒素活性的幽门螺杆菌才有毒株,才有可能导致胃癌。一般的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并没有很大影响。
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无症状
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细菌,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致胃病:①它能定植于胃粘膜;②它所含的毒素、毒性酶能直接损害胃粘膜;③感染可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使胃酸分泌增高。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%—60%,不过,大多数人感染该菌后并无症状,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进一步引起胃部或十二指肠疾病。
幽门螺杆菌没必要格杀勿论
不少人听到幽门螺杆菌后闻风而变,乱吃药。其实幽门螺杆菌没必要逐个杀死。多数学者主张,若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、胃粘膜损害很轻者,即使幽门螺杆菌为阳性,也不一定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,可定期观察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如何治疗。
如果盲目一味使用抗菌药,无疑会造成该菌耐药菌株在人群中的传播,将来根除会更加困难;同时,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是产毒菌株,没必要怕得胃癌而预防式地应用抗生素。
值得提醒的是,该菌阳性的慢性胃炎者,若伴明显异常(有胃黏膜糜烂、中重度萎缩、中重度肠化、不典型增生或现在称为的高、低级别内瘤变)时,应进行根除治疗。通过规范治疗,幽门螺杆菌治愈率可高达90%。
注意生活细节有助预防感染
幽门螺杆菌主要是经口腔进入人体,这种细菌常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,因此注意口腔卫生、定期换牙刷是预防该菌感染、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。
此外,改变用餐方式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也很重要,大人不要用嘴对嘴的方式给婴幼儿喂食或将咀嚼后的食物给孩子吃,这种方式容易把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。
科学家在部分水源中也曾发现该菌存在,因此生活中尽量别喝生水。
之食疗法
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加,研究新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。国内外学者已开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物质,希望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。而“三联、四联”疗法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,国内外学者为寻找新的抗幽门杆菌药物而开新课题。并且着手于研究食物中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物质,并且取得不错的成果。
(1)西兰花
西兰花含有异硫氰酸酯,其嫩芽含有更多的异硫氰酸酯。研究发现,异硫氰酸酯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。
(2)丁香茶叶
丁香性温,是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显著的常见中草药!具有温中降逆、养胃健脾、补肾助阳的功效,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。坚持喝宁医生丁香茶两周,能明显改善肠胃不适。丁香是临床上常见的“杀菌剂”,也是“天然的中药口香糖”,常喝丁香茶能杀菌养胃、芳香去口臭。
赞赏